Assets
Coins: $1,677,910
Posts
4/5/25, 4:00 AM
~
4/27/25, 11:00 AM
展期:2025/4/5(六)-4/27(日)
開幕座談會:2025/4/12(六),2:00-4:00
詩意海相遇見新竹垃圾山
與談人:李語晨、戴唯峻
策劃人:萬一一
地點:藝站 (香山車站旁)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創作理念
望向大海的時候,你看見什麼?

岸邊的石花菜、海面下的悠游河豚、海底的璀璨珊瑚。而在不遠的他方,有一座浮動的島逐漸壯大,滿載垃圾、纏繞海豚、攻擊海龜。載浮載沉的人造廢棄物是我們望向大海時看見、也看不見的畫面。海廢存在於此時此刻以及恆久的明天,直到人類化為塵土,他們依然相伴左右。製造、丟棄,有天我們將以粒子的身分再次相遇。

《海洋碎片》是我持續進行的攝影計畫。我所拍攝看似「海洋生物」的影像,其實是垃圾的遺跡。在海洋廢物日與俱增的此時此刻,我以淨灘蒐集的物件重構海洋世界的現況。載浮載沉的廢棄物,已經成為我們的望眼所及,看著大海的同時,是否也是看著垃圾呢?

藝術家簡介
李語晨,1996年生,英國布萊頓大學攝影碩士畢業。喜歡攝影中的詩性,靈感來自於大自然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影像作品反映生命的美、脆弱和複雜性。持續進行的《海洋碎片計畫》從英國漂回台灣,再從台灣漂到世界各地。

Fragments of the Sea - Yu-Chen Lee Solo Exhibition
Exhibition Dates:Sat 5 Apr - Sun 27 Apr 2025
Opening Reception:Sat 12 Apr 2pm~
Artist Talk:Sat 12 Apr, 2pm-4pm
Yu-Chen Lee, ramus
Curator:YiYi Wan
Location:One Station
4/1/25, 4:00 AM
~
4/15/25, 12:00 PM
台灣出生,祖籍陝西,曾是高考狀元,每佇立曲江池畔,引頸遙望整座長安城,彷彿能看到大唐盛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榮光景象。
他是三秦公孫,北宋理學家張載直系後裔----張克晉。
孟焦畫坊於114年4月1日至4月15日「三秦公孫乙巳張克晉書畫展」,為張克晉教授第二十次個展。
張教授,字子健、號瑞樓,齋館號「玲瓏山房」,為錢穆先生弟子。張教授除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教中國古典文學外,更專研中國古文物、中國書畫史,不僅在學問、思想上有卓越貢獻,在書畫方面,更是近現代在尊崇「文人書畫」絕無僅有的代表人物之一,書法師承戴蘭邨、汪中教授;國畫宗仰唐寅、溥心畬、陳雲彰,作品中常能見其自賦詩詞,自得其樂,用紙、用印更是極其講究。
獨特的「中國文人書畫」,講究的是全面的文化修養,必須「詩、書、畫、印」樣樣兼備,學問、思想、才情、人品缺一不可。
有人說溥心畬被尊為「中國文人畫的最後一筆」,此一說除了代表世人對文人畫的沈寂,雖然無盡感嘆,但卻也無能為力。
然而張教授認為,中國文人的精神,是永不消失的,中國最獨特、最典雅、最能彰顯文人氣節的精神,更無所謂「最後一筆」一說,有志之士應以傳承及發揚為己任,除了要求書畫的典雅與寧靜,在用絹、用紙、用墨、用色皆堅持使用傳統材料,恬靜地書寫、自得其樂的作詩、尊崇典雅的山水文人畫、精選印材、名家印刻及篆刻內容,走訪出產紙墨筆硯的名鄉、搜羅最傳統最齊全的傳統國畫顏料、用最好最美印色的印泥,毫不馬虎地講究裝裱的品質,將中國古典文學優美的境界,融入其作,希望能成為「繼溥心畬之後,肩負中國文人畫傳承發揚使命的重要角色之一」,更希望作品能成為中國藝術史上,被保留的精采一頁。
他說:「傳承,是一種使命感。」
大哉此言!
美哉書畫,治世傳家,作品值得慧眼收藏。
(撰文:曾宇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