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ble

ログイン

大屯山系-中正山登山道

2024-04-11
中正山原本名为弥陀山,也被称为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之后才改名为中正山;中正山的登山口有7处之多,由此延伸出的步道非常多,大都呈放射状,山头独立,广角视野极为出色,十分特别。

中正山亲山步道

这条亲山步道从登山路开始攀登,几乎是一路陡坡石阶直上山顶,山友们在行前必须做好体力与脚力的准备,尤其心肺功能必须在这条步道行进间,充分发挥其功用。尽管上坡路段耗费体力,但是一路上登可以欣赏北投街区及基隆河全貌景象,让这条步道还真吸引不少山友前往。

尤其抵达山顶观景楼,视野总是让人惊奇连连,平日不易见到的七星山、纱帽山“近览”,山际稜线层次分明,难得一见、煞是好看。

蝶影花海另类生态景观

中正山亲山步道属于阳明山国家公园范畴,步行其间不时可以看见凤蝶成群飞舞,这里的蝶类据调查有上百种之多,几乎全台湾四分之一的蝴蝶都会在者里出没,所以在地面或树梢经常可见蝴蝶幼虫--毛毛虫的踪迹,罕见而有趣。花季来临时,中正山鞍部常可见相思树的金黄色花朵,其他如杜鹃花、山樱花等也都不会缺席。


探访竹林幽径

站在北投市区远望、或是由龙凤谷仰望山谷对面,刻意由树木修剪出来的“中正”二字清晰可见。中正山因为山上有法雨寺和大慈寺,原名弥陀山,又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之后为了纪念老蒋总统才改名为中正山。

听到“中正”两字,总是让人肃然起敬,事实上从登山口起,几乎是一路陡坡石阶直上中正山,行前可要先做好心理准备,再挺直腰杆昂步登山去。正因为如此,这里也是挑战高山前练体力和脚力的好地方。

上坡路耗费些体力在所难免,不常运动的人可以在途中的休息凉亭歇歇脚,顺道欣赏一下北投市区风光,登顶前边走边浏览,途中栏杆旁、旧地藏王庙前,都是眺望北投市区和基隆河的好据点。再加把劲往高处去,就能到观景楼的长椅好好休息啦。


山顶不算宽阔,但登上特设的观景楼却让人大呼过瘾,甚至惊呼连连。撇开迎面清凉的山风不谈,环顾四周一望无垠,平时只能远观的七星山、纱帽山,此刻居然可近揽形貌,而北投附近著名的风景名胜“龙凤谷”就在山脚下,再远一点更见基隆河蜿蜒流向淡水河口,而淡水河依偎着观音山,山河美景层次分明。

回程路上沿途还能更“近距离”欣赏捷运北投机场、彩绘的北投焚化炉高塔、整片绿地的关渡平原,和淡水河对岸的观音山,若是在步道上还看不过瘾,建议你最后一段下坡路时而循竹林步径、时而走一段产业道路,采公路、步道混合的方式来走,就能和眼前美景更“靠近”一些,也为这趟行程平添趣味和变化性。

漫游蝶影花海

尽管步道两旁大多是竹林和农园景观,但在春暖花开时节,不论是上坡地藏王庙附近、抑或是下坡路段,开满金黄色花朵的相思树迎风飘落路径,仿若是相思花絮为山林访客铺就连绵的柔软地毯。虽然阳明山花季已过,金黄相思与绿竹互搭的纯然景致也别有风味。

既然中正山属于阳明山国家公园范畴,步行其间不时可见翩翩飞舞的蝶影自然不足为奇。这里的蝶类有100多种,全台湾1/4的蝴蝶种类都会在附近出没,所以无论是地面上或是半空中都能轻易看到毛毛虫的踪迹。沿途常见毛毛虫悠闲地悬吊空中,煞是有趣。


在这里不仅毛毛虫的生命力旺盛,停下脚步仔细一看,就连地上的蚂蚁、爬虫类也显得特别肥硕。晴天时前行视野较开阔处,也许能亲赌大冠鹫、红嘴黑鹎、白头翁,或是五色鸟的身影,不然耳畔也经常能听见此起彼落的鸟鸣声,即便是独自登山,一路上根本不觉寂寞。

若是到了夏季,步道的自然乐音除了熟悉的蝉鸣声,还有螽斯、蝼蛄等低回的虫鸣声。至于冬季到早春,就有台北树蛙来“值夜班”,长而低沈的蛙鸣是雄蛙最原始的呼唤,想藉此讯号发出求偶的渴求,于是山间又响起不同的乐章。
画像
評価
関連リスト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