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的鹿港在地青年鄭琪耀畢業於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主修當代水墨創作,專長領域涵蓋當代水墨、日本美學與禪宗美學等相關美學思想。其創作以水墨為媒材,致力於在東西方藝術思潮之間探索融合,並在傳統筆墨風骨中尋求當代表現的可能。自2011年起於黃明山老師畫室接受素描與水墨等基礎訓練,2014年進入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水墨組,師承葉宗和教授,開啟深入的水墨研究與創作之路。在碩士班期間,將個人創作理念集結整理,完成論文「禪.藝-鄭琪耀水墨創作論述」,探討水墨在禪學、當代藝術與美學實踐之間的連結;退伍後進駐鹿港桂花巷藝術村擔任駐村藝術家,積極參與各地的展覽與藝術活動並持續精進創作,並在林清鏡老師的指導下繼續進修,拓展創作深度與視野。曾獲得多項藝術獎項肯定。此外,鄭琪耀亦熱衷於藝術實踐與社會連結,參與「青銀共創」、「地方創生」、「古物新創」等相關研習計畫,並多次受邀參與公共藝術與現場創作活動,包括「雲林偶戲節塗鴉牆設計」、「彰化市公所藝術家彩繪燈籠活動」等。2024年,曾接受《天下雜誌》與《三大有線-藝術搞什麼?》專訪,持續將個人藝術理念推廣至更廣闊的觀眾視野。
鄭琪耀的創作關注內在的自我對話與生命節奏,透過水墨筆墨的層次與留白,展現對宗教哲思、美學精神與日常生活的深刻體悟,期望在當代水墨語境中開啟更多關於「心」、「靜」、「尋找」的對話與可能。
本次展覽以「尋找」為題,透過當代水墨探討宗教哲思與自我探索的體會與詮釋在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家透過筆墨層次與空間留白的安排,試圖在「靜」與「動」之間尋得一種心靈的節奏。作品中有描繪佛像神聖金光的莊嚴意象,也有描寫浪花奔騰、石窟青苔的自然景緻,藉由這些視覺語言,傳達對內在情感與外在世界互動的感受。
水墨不僅是形式的語彙,更是一種生命的流動與哲學的承載。水墨畫所強調的「墨韻」、「筆韻」與「意境」,為作品賦予獨特的空間感與情感深度,也讓觀者在觀賞過程中,得以抽離日常的紛擾,在墨色之間找到一絲沉澱與內在對話的可能,藝術創作亦是藝術家自身的修行與提問,試圖將水墨與傳統文化、個人生命經驗以及自我反思交織,並思考水墨在當代社會中如何被重新理解與感受,透過藝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人為本與生活緊密連結,並藉由創作引領我們重新與內心對話,尋找那份久違的感動。此外,透過從「日本美學」中汲取靈感,反思日常中的平凡之美,藉由靜觀自然萬物,嘗試將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筆墨定格成永恆,這些作品不只是畫面,更是一種精神實踐,讓觀者放下焦躁與不安,以平常心重新觀看世界,在簡樸與留白之中,找回對生活的感知與熱愛,讓此次展出成為觀眾與自己相遇的契機,在水墨的深邃流轉中,找回那個沉靜而澄澈的自我,讓心靈得以療癒與安頓。
開幕式:7月13日(六)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