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鄉位於澎湖群島的最南端,清初稱「南嶼」或「南大嶼」,因多數人相信其面積是澎湖以南海上諸島中最大的,故在清末民初又改稱為「大嶼」。日治時期,「大嶼」為「王安村」轄下的「村」,直到昭和19年(1944年)8月才自王安村劃出,成為「大嶼村」。1945年(民國34年)12月11日,升格為「大嶼鄉」。1949年(民國38年),澎湖縣長劉鴻飛(澎湖第四任縣長)感念七美鄉民的德行事蹟,召集當地官員討論更名,並上報省政府核准,因此將原「大嶼鄉」更名為「七美鄉」,以為永久紀念。到目前為止,七美鄉轄下有東湖、西湖、中和、平和、 海豐、光榮等六村。
七美島位置在東經119°40′、北緯23°16′,約在馬公東方36公里處、台南東方48海里、高雄南方58海里。島嶼總面積約6.99平方公里,周圍長度為14.40公里。該島屿為狹長、陡峭的島嶼,為澎湖群島第五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