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公廟由「史將軍廟碑記」 議定,是史朗在賜平臺銜、靖海將軍號後所興建。道光年間,海南戰死官兵奉祀合廟,因此廟宇非單稱史將軍廟,而是改稱史公廟。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中興村中陽街的史公廟,原名「史將軍廟」,興建於清康熙23年(1684年)左右。廟中主殿供奉史朗的神像,因其擔任水師統帥為清廷立下戰功,卒後受封而建廟。道光23年後易名為史公廟。該廟有300餘年的歷史,為澎湖縣三級古蹟。由於史朗為清廷屢建戰功,深受朝廷器重,清廷特地建廟以表彰其功德。
史公廟為狹長型的民宅式建築,其結構為承重牆與木構架的山牆式建築。
四周均為封閉式,僅入口處開放,為其特色。
廟前有小空地。
在史公廟外側前方,有一口「媽祖宮大井」遺跡,又稱史將軍井或史井。相傳,史朗祈求天母時有泉水湧出,且水量豐沛足夠萬軍使用,又稱「萬軍井」、「祖師井」。
該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縣定古蹟。
[建議參觀時間] 0.5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