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一群青年立志守護臺灣農村,援助貧苦佃農的生計。在他們之中,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1903-1951年),深受農民敬愛,並獲得知識人的推崇。然而,他的行動也引起當權者忌憚,從而背負污名。
一百年前,1925年簡吉協助高雄農民成立「鳳山農民組合」,其前身「鳳山小作人組合」,是本島最早的農民運動組織。憑藉素樸的正義感和不服輸的志氣,簡吉與一代有志青年騎著腳踏車、提上公事包,穿梭在臺灣各地農村,在田野、鐵路與糖廠之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社運浪潮。
此次特展要為簡吉和當年參與農民運動的先賢們,找回應得的敬意。透過他們的事蹟,回顧這些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如何為在地鄉親奔走、勇敢抵抗,甚至在時代變動、險象環生之際,仍不惜以犧牲自由和生命為代價,始終堅持人道理想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