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aeeble
account_circle
Login
folder
Articles
folder
Products
folder
Movies
folder
Events
folder
Stock Market
folder
Online resources
folder
Places
folder
Companies
folder
Tools
folder
Image Vectorizer
folder
Xlf Editor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New Place
more_vert
Search
Area
Subarea
photo
Search
Show
Map
sort
Sort
統埔琉球民墓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屏東縣
車城鄉
郭丁得先生厝後
統埔琉球民墓又名琉球藩民墓,該墓起建於西元1871年(清同治10年),當年,有兩艘前往那霸朝貢的船隻,在回程途中,遇到颱風侵擾,幾天之後,船隻擱淺在恆春的八瑤灣,共有66名船員上岸避難,不甚誤闖原住民領地,加上語言不通的關係,與當地的排灣族民發生嚴重衝突,其中54名琉球人慘遭殺害,後被安葬於統埔村。 統埔琉球民墓起建初期並未立碑,西元1874年,日本人藉口居民被害,登陸屏東的高士佛社
張氏節孝坊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新竹市
北區
國華街87號旁
為表彰鄭用錦的妻子張棗娘,清同治五年題准建坊,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正式建張氏節孝坊於湳雅萬年橋畔。張棗娘於1820年嫁鄭用錦為繼室,鄭用錦過世後,張棗娘獨立一人撫育三子,事親至孝,守節四十九年,是己身親見旌表牌坊的特例。
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花蓮縣
豐濱鄉
臺11線南下,經長虹橋後,北回歸線標即位於臺11線70公里處
北迴歸線位在北緯23.5度,是太陽直射地球的北界,也是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靜浦的北迴歸線標座落在台11線公路69公里處,每年夏至太陽會沿白色的塔身東昇西落,所以座標塔上設計有一條細縫,以觀察此一現象,且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縫中,此刻,塔旁的遊客即可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
瀧部落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台東縣
太麻里鄉
多良村為太麻里鄉最南端的一個村落,分為上多良與下多良,現在居民多居住於下多良。在入口沿著小徑上去,轉幾個彎之後,就可以看到廢棄多年的多良車站。多良車站被喻為臺灣最美麗的車站,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聖地。來到多良,還可到向陽薪傳木工坊參觀,木工坊的位置是已廢棄的多良國小原址,除了製作大型木工家具,也有製作可供小孩子玩的七巧板等童玩。在瀧部落裡,飲食與住宿的選擇不多,若遊客有住宿的需求,建議可往金崙市區
黃偉墓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890金門縣890金沙鎮後浦頭烏鴉落田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汶水頭(今後水頭)人,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曾任泉州府吏,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治獄以清、慎、明、恕著稱,後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因當道所荐而改知松江府,屢有治績。後因直疏無諱,不附和當道,返鄉養親講學。在黃偉的影響下,民風習俗丕變,金門民間有「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叟」之俗諺,並稱誦其為「品德完人」,亦被列為溫
朱子祠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893金門縣893金城鎮珠埔北路36號
金門朱子祠,立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設於浯江書院內。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通判程煜以書院狹隘,倡議興建堂廡,但因離任而未成。後由仕紳黃汝試買下,改作書院,並奉祀朱子、魁星、文昌帝君、福德正神,以及金門鄉賢許升、呂大奎、林希元、王力行、丘葵、許獬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書院原址被徵收為縣丞署,在西側之義學原址,重新闢建為書院及朱子祠。朱子祠為三開間之歇山重簷建築,四周有檐廊,前
漢影雲根碣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893金門縣893金城鎮古城村西紅山上
位於古崗湖南側的獻台山上,為明魯王手書刻石遺跡之一,監國魯王為了反清復明,曾駐留金門島上逾10年,這方刻於明永曆6~8年(1652~1654)的勒石正表現他的慨然之氣,已列為縣定古蹟。今日所見漢影雲根碣共有正反字跡兩塊,傳說真跡碣本原立於斜坡上,而後崩落,字跡也因而倒置;後人便另找形似的崖石予以仿拓,因此形成正反字跡的漢影雲根碣。位於古崗湖南側的獻台山上,為明魯王手書刻石遺跡之一,監國魯王為了反清
豐蓮山牧馬侯祠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893金門縣893金城鎮山字第3121地號
為供奉“開浯恩主”陳淵的三落古制廟宇,現貌為清道光年間重建,列為縣定古蹟。相傳陳淵經常顯靈退倭,保護鄉人,朝廷因此下令建造廣達七進的廟宇,賜廟額“孚濟”,追封為“福佑聖侯”,此即牧馬侯祠的由來。廟內現存有孚濟古匾及清時古碑,此外,廟兩旁龍虎壁及屋脊上交趾、泥塑、精細華美,皆值得細覽。為供奉“開浯恩主”陳
奎閣(魁星樓)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893金門縣893金城鎮珠浦東路43號前
奎閣,金門人稱『魁星樓』,又名奎樓或八卦樓,祭拜魁星,魁星是中國五文昌之一,由於金門以前不屬縣,不可以建孔廟,為了讓金門由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前,有一個祈求考運的地方,後浦鄉賢、曾得過「貢生」功名的林斐章倡建,獨資捐銀千兩,於清朝道光16年(1836)在後浦塗山頭(現今的陳詩吟洋樓旁)興建一座的樓閣建築,供奉魁星爺;精巧古樸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曾在民國44年及52年兩次重修,但卻不改原貌,列為
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Sites
Monuments
2025-03-31
雲林縣
口湖鄉
下寮仔70之6號
口湖鄉下寮萬善廟後方有三百多座小型塚,埋葬161年前因海嘯罹難的先人骨灰,當地人稱之為「萬善同歸墳墓」,現已納入雲林縣之古蹟。附近居民說,每次要數墳墓的正確數量,卻怎麼也數不清楚,每個人數的結果都不同,相當奇特。口湖鄉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地區金湖萬善爺廟,為了緬懷當年罹難的先人,每年農曆6月7、8日都有盛大祭典,還衍生出「牽水(車蔵)」儀式,是國內少見的水難民俗祭儀。口湖鄉下寮萬善廟後方有三
1 – 10 of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