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現「犀」奇─ 化石翻模手作體驗
化石的形成機率很低,經過大尺度時間的消磨與等待,要能被人類發現、發掘及保存下來更需要點奇蹟。化石復原及複製可以是研究、展示、教育的重要工具或詮釋內容,能幫助這些迷人的古生物訴說牠們曾經的存在。
「早坂犀牛」曾在冰期時間的陸棚趴趴走而來到臺灣,讓博物館館員帶領參加民眾實際動手進行真實哺乳動物化石翻模體驗,一起想像面對化石和古生物的驚奇與新奇。
🦏 活動講師
國立臺灣博物館 典藏管理組研究助理 /紀子勤
國立臺灣博物館 教育推廣組助理 /呂惠慈、黃冠龍
🦏 活動流程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
14:00-15:00
「翻一翻」
哺乳動物化石復原及複製原理介紹
翻模步驟說明及體驗實作
早坂犀牛在臺博
本館3樓自然教室
15:10-16:00
「會一會」
展場標本觀察及素描習作
本館1樓西展間
本館2樓東展間
16:00-16:30
「現一現」
翻模化石原件介紹
拆模與分享
本館3樓自然教室
* 綜合考量活動時長及操作步驟,化石翻模體驗實作部分使用印模粉,矽膠翻模原則上以示範及說明原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