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ble

Acceso

第十屆移民工文學獎 推廣講座

2025-11-02
11/29/25, 6:00 AM
~
11/29/25, 6:00 AM
臺南市中西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第十屆移民工文學獎 推廣講座

今年,臺灣的新住民與移工總數已突破100萬,當移民人口成為臺灣日常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如何透過更加沒有距離的方式,在同一塊土地上,理解不同文化的所見所聞?

那曾被暱稱為「得獎買塊(Migrant)地」的移民工文學獎,自創辦以來,邀請現居臺灣或來自海外的的移民工、新住民以及新住民子女,使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他們的故事,期許以文字的力量深入對話,與臺灣讀者展開交流。邁入十年,這個獨特的文學獎持續見證異鄉人的心聲與創作力。

在今年的獲獎作品與讀者見面以前,臺文館與移民工文學獎主辦單位瀚草文創合作,於南北共舉辦三場講座。講座邀請四位講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尤其聚焦於女性群體,透過其在移民議題耕耘許久的累積,幫助我們理解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朋友,引發更多的思考與共鳴。

 

▋第一場 女性移民工在台灣

當我們關注移工議題時,可曾想過其中的女性是否背負著更多複雜的處境?

本場講座特別聚焦於女性移民工,透過講者長期的聆聽者身分與豐富的接觸經驗,提供我們看待此議題的不同面向,讓我們理解女性移民工身處異鄉、往返兩地的抉擇間,也許存在著許多人不曾想像的情緒與境遇。

時間│9/20(六)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糧倉.文學沙盒/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北路26號

講者│羅漪文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獲第八屆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以《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榮獲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首獎。出生於越南西貢,13歲移居臺北。目前在大學教授現代中文基礎寫作,並從事中越文筆譯、司法通譯等。譯有《越南現代小說選》。

 

▋第二場 記錄者與移工女性

當我們在主流媒體上看見跟移工有關的敘事時,不外乎是「勵志感人」、「刻苦可憐」兩種框架的故事情節,這樣的敘事,讓人距離移工與其他議題的當事人越來越遠。 

兩位講者長期透過書寫、影像紀錄著移工群體。身為女性,這個身分或許是一個切入勵志和可憐光譜之外的地帶的視角?作為女性記錄者,在描繪與記錄移工女性時,我們又如何反思自身經驗到的性別感受?

這是一場線上與線下的女性記錄者對談,我們將一起討論紀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疑問: 

──我們要如何去理解移工,以及幫助閱聽者理解移工?他們有好人也有壞人,如何在真實呈現的同時,卻又不助長對群體的污名?

──在記錄過程中,我們經常有幸獲得來自受訪群體的「八卦」。講八卦是不是一種特殊的空間?是反抗外面世界的霸權的另類方式? 

──我們是否應該在意,受訪者能否「看懂」我們建構的故事?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不對等的觀看權?

時間│10/25(六)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1F文學沙龍/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講者│江婉琦、蔡佳璇

江婉琦:畢業於政大民族系,現就讀荷蘭烏特勒茲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自2015年關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移民議題。2017年的許多夜裡,觀察到非常多在台灣的印尼移工喜歡在Bigo Live APP中直播睡覺,自此開始書寫在印尼移工社群中觀察到的有趣事物。現在也正在參與觀察自己的移動身體,致力於「非主流敘事」的書寫,試圖還原日常生活的真實。2022年出版《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獲2022年Openbook好書獎、2023年台灣金鼎獎、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非文學類前十大作家。 

蔡佳璇:獨立影像工作者,畢業於政大傳播研究所。求學經歷從科學跨越到人文,再游移到影像。於大學時期尾聲,受紀錄片《T婆工廠》啟蒙與感動,2016年起投入紀錄片製作領域,目前關注女性、兒童、多元性別、跨國移動、聽損方面的題材,喜歡扮演不同世界的橋樑。導演作品包括《游移之身》、《多肉女子生存之道》、《有時Mama,有時Mimi》、《我們的成年禮》。作品曾於新北市紀錄片獎、臺灣國際酷兒影展、臺灣國際女性影展、金穗獎、勞動金像獎入圍及獲獎。

 

▋第三場 遷移勞動,集體發聲:來臺移工的在地創作

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個別的男與女被迫從外債高舉的國家,遷移到相對發展快速的異鄉討生活。他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生產、勞動、貢獻,短期或長期留駐,承受種族、階級、性別的社會偏見與政策壓迫,付出與原生家庭離散的代價,也淬練過人的膽識與能量。 

回溯整理臺灣的移工運動中,以文化藝術的創作作為內部組織、外部發聲的集體素材。這裡,沒有任何現成的美學論述可以套用,沒有可供臨摹的範例援引定位,唯有工人階級共通的勞動經驗,與受困於國界、身分限制的邊緣處境,個別的生命在集體中重新碰撞、反思、安置,以各式文化媒材自我表述,並相互映照,共同記錄下當代遷移勞動者的獨特樣貌。

時間│11/29(六)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1F文學沙龍/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講者│顧玉玲

北藝大文跨所副教授。曾任臺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新北市移民移工庇護中心主任,以移工故事〈逃〉獲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一點六米寬的樓梯〉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另以移工的非虛構作品《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回家》獲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台北文學年金首獎、亞洲週刊十大好書、開卷十大好書獎、桃園年度之書等。

 

 

 

 

 

 

 

 

 

 

 

 

 

 

 
Imágenes
Calificaciones
Listas relacionadas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