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東南亞的聯繫縱橫歷史,從南島語族的遷徙、閩粵移民的開拓、日治時期的經濟政策,到當代移民潮與跨國交流,構築出多層次的文化交織。然而,傳統論述往往聚焦於華語社群的歷史脈絡,忽略了原住民族在南島語族文化中的關鍵角色,以及新住民、新二代如何參與並重塑這段歷史與認同進程。
本研討會以「根著」與「再生」為核心,探討個體與文化如何在遷徙中扎根與轉變。「根著」關注移民與在地社會的互動,包括社會適應、語言學習與身分協商;「再生」則思考文化如何在跨國移動中被轉譯與重構,形塑新的認同樣態。文化人類學視此為文化揉雜(cultural hybridity),而跨文化心理學則強調身分的流動與跨界適應(transculturality)。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時代,臺灣不僅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之一,更是東南亞文化交會的要衝。職是,本研討會透過歷史、文化、社會與政策的多元視角,探索跨國移動如何影響認同建構,並推動文化的再創造,開展「成為臺灣人」及「如何成為更好的臺灣?」的多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