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ble

account_circleログイン

鎖港南北石塔

2024-06-22
886-6-9261141
澎湖群島冬季受到強烈的東北季風影響,祖先在鎖港建造了石塔來鎮風和趨避不祥。由於鎖港周圍沒有高山屏障,祖先在臨海的關口處豎立了兩座石塔,作為漁民出海的方位標誌。鎖港是馬公市的一個漁港,以小管魚著名,漁業相當興盛。後來因為小管魚的閩南語發音,鎮名為「鎖港」。鎖港石塔由南塔(午塔)和北塔(子塔)組成,位於舊聚落北側。石塔約有三層樓高,原本座落在一小山丘上作為聚落的龍脊。由於強烈的東北季風,山丘逐漸被侵蝕,衍生出當地諺語:「鎖港有山, sow’s water 一灣」,表示沙丘被風吹進sow’s water(山水)的港灣。因此在原址建造了兩座大型石塔來取代失去的龍脊,減輕對風水的損害。鎖港石塔是九層的錐形石塔,由黑色石材砌築,是澎湖石塔中最原始的樣式之一。石塔原本是由黑色石材構築,但在民國51年(1962年)以玄武岩、水泥和碎石混合材料重建。第一層的塔基面積約 66平方公尺。原本是七層的疊石塔,但在1962年改建後變更為九層,成為澎湖最高石塔,高約十四公尺。 **建議參觀時間**: 1小時
画像
評価
関連リスト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