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館的願景最初是「空軍工程兵集會所」的舊址。原建築於1959年建成,曾作為空軍工程兵集會及娛樂演出場地。空軍工程兵成立於1945年重慶,直屬軍事委員會軍政部,負責全國軍用機場的建築及維護工作。政府遷台後,於1950年將部隊集中至新竹進行訓練,即現在的新竹公園所在地。1983年,部隊裁撤並改組為空軍工程隊,並於1995年遷至台中縣。
由於功能逐漸喪失及多年廢置,建築目前由新竹市政府管理。儘管該建築並非歷史建築,但已有超過40年的歷史。為了讓舊建築及閒置空間得以再利用,「空軍工程兵集會所」被重新定位為展示新竹市都市發展模式及提供最新都市建設資訊的博物館,並命名為「風城館」。
它也是繼影像博物館和玻璃藝術博物館後,新竹市第三個再利用舊建築的博物館。2018年3月,風城館被轉變為可容納約600位觀眾的表演場地「風Live House」,亦是新竹市首個專業中型Live House。
整體空間設計以音樂及藝術表演為中心,保留原有的鋼梁結構,並完全翻新牆壁、地板及屋頂,以提升建築物的隔音及保溫性能。「風Live House」也是台灣第二個由公共部門經營的音樂演出空間,通過設計和創意,讓舊有的閒置公共空間得以開放,供更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