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前身為「和尚洲」或「和尚島」,是淡水河的一條沙洲,沿岸多蘆葦,河內有小魚蝦自由游動,亦是白鷺覓食聚集之處,因而得名「蘆洲」。在蘆葦盛開季節,蘆葦絮隨風飄揚,白鷺低空飛翔滑行,傍晚時分,夕陽餘暉映照,此自然景色古來有「呂洞觀月」之稱。由於蘆洲與河爭地,土地不適合耕作,使其成為台北盆地開發較晚的地區之一。福建泉州同安縣李家較早進入該沙洲進行開墾,但成效不大。直到淡水河漸漸淤積,蘆洲的農業條件才漸漸好轉。李家歷經多年經營,於1903年建造了佔地千餘坪的大型宅邸,也就是今日的蘆洲李宅,座落於中正路。
1861年,在李宅完成前40年,浙江普陀山隱吉祥寺兩名和尚運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出海募化,遭遇颱風,停靠淡水地區,偶然來到蘆洲,搭建小寺安置菩薩像,也就是永蓮寺。該寺香火鼎盛,周圍逐漸發展成蘆洲最早的街道,延伸至德勝街、成功路,形成傳統的以零售為主的商業圈,也就是所謂的「寺口商圈」。
隨著台北捷運的完工,蘆洲開啟與台北連結的交通樞紐,交通更為便利。晨、午、晚各時段的市場讓民眾可以在任何時候買東西或吃點東西。 以永蓮寺為中心的蘆洲寺口街,發展成周圍皆有街道的市場,早晨是菜市場;午後是綜合百貨市場;晚上則成為小吃夜市。許多知名老品牌小吃甚至於整天營業。每日三個時段的熱鬧市況總是吸引大批人潮。別忘了品嚐一下有名的快煮麵,特色是使用長時間燉煮豬骨的湯頭,搭配適口的麵條,口味濃郁、清爽,搭配各種豐富口感的小菜,既可做為主菜,也能當作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