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ble

account_circleLogin

新媒體藝術保存與修護線上工作坊

2025-08-18
8/29/25, 7:30 AM
~
8/29/25, 7:30 AM
一、講師介紹

Alexandre Michaan 是一位常駐巴黎的媒體藝術保存修護師。自法國國立文化遺產學院畢業後,他曾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 LI-MA 媒體藝術保存機構(LI-MA, Netherlands)參與以 CD-ROM 為載體的過時軟體藝術作品之保存工作。自 2013 年起,他致力於受技術過時威脅之錄像藝術作品的預防性保存策略研究。並曾為多間法國當代藝術館規劃媒體藝術藏品之保存計畫。自 2016 年起,於龐畢度中心參與錄像藏品的數位化工作,並於 2019 年參與 Chris Marker 互動錄像與電腦裝置作品〈Zapping Zone〉的保存研究。目前,他負責龐畢度中心新媒體部門裝置作品的技術檢視與紀錄,同時於法國聖艾蒂安大學(Université Jean Monnet, Saint-Étienne)攻讀博士學位,研究主題聚焦於媒體藝術保存之檢視紀錄程序。

二、工作坊內容

(一)新媒體藝術典藏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


法國公共機構在新媒體藝術典藏保存方面所面臨的處境
技術過時對藝術領域的影響 / 藝術家對技術使用程度的不一致性及其對博物館團隊的實務影響
以龐畢度中心為例說明文件紀錄的重要性,以及自 1980 年代以來博物館領域如何處理此一議題
探討創作生產方式與保存手段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博物館如何逐步建構所需之技術保存專業


(二)龐畢度中心的新媒體藝術藏品技術維護工作流程


數位化作業流程與數位檔案儲存 / 管理概況
展示條件要求:彈性 vs. 歷史原貌再現
瞭解技術設備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技術專業與詳實紀錄的必要性:根據不同案例,誰能給出最佳解答?自作品徵集階段即預判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


(三)實務案例分析


Chris Marker 以電腦互動為基礎之藝術作品為例,說明新媒體保存挑戰的多樣面向:〈ZappingZone: Proposals for an imaginary television〉(1990–1994)與〈Immemory〉(1997)。
Mike Kelley 與聲音藝術家 Scanner 共同創作的大型聲音與影像裝置〈Esprits de Paris〉(2002),於 2024 年再度展出,作為設備更新挑戰及歷史文件紀錄重要性的案例。


三、議程





時間


長度(分鐘)


內容




14:30-14:40


10


主辦單位致詞




14:40-15:30


50


新媒體藝術典藏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 + Q&A問答




15:30-15:40


10


休息時間




15:40-16:30


50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藏品技術維護工作流程 + Q&A問答




16:30-16:40


10


休息時間




16:40-17:30


50


實務案例分析 + Q&A問答





※全程搭配逐步口譯進行,講師以法語或英語發表。

 

 

 

 

 

 

 

 

 

 

 

 

 

 

 
Images
Ratings
Related Lists
Comments
service@aee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