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ble

account_circleログイン

外垵擬餌砲

2025-09-23
886-6-9216521

西普星砲台(英語:West Puxing Battery)是位於外垵西側高地的一個砲台,興建於日治時期,迄今仍保存完整。

根據1920年(大正9年)8月19日〈澎湖島砲台築造實施要領〉,當初規劃在外垵村設置一處砲台,以防範媽祖港(馬公港)東西南側可能來犯的海軍攻擊。計畫設置二門35公分口徑的火炮於旋轉台上,並配備200發砝彈─這是當時台灣海軍防禦工事中規模最大的之一。

然而在1921年動工後,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大海軍國於1922年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以遏制軍備競賽,條約明令禁止新增設防禦工事及海岸設施。外垵村砲台因此被迫停工。

1923年,日本陸軍省命令陸軍築城部在原址上興建一座模擬砲台,並將周圍劃定為要塞地帶,希望藉此來欺瞞他國,誤以為該處已在條約簽定前完成設防。未來若時局需要,可以換成真砲。

然而隨著航空技術的日漸發達,固定的火炮旋轉台已成為過時且容易被空中攻擊的目標。澎湖的海軍防禦因此轉而發展為移動式火炮系統,模擬砲台就此廢棄,沒有被真炮替換。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座模擬砲台並未被列為美軍的重要空襲目標,僥倖地保存至今。現已成為澎湖戰時歷史的標誌之一。

資料來源:

《澎湖旅行》、國防部史政局《我國築城史(下冊)》第十卷、澎湖島砲台築造實施要領「澎湖島砲台築造實施要領(大正9年8月19日 參謀本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季刊「老古石」第93期〈擬餌─長期誤解的澎湖外垵擬餌砲、五德擬餌砲〉

【建議參觀時間】0.5小時

画像
評価
関連リスト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