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aeeble
account_circle
Login
folder
Articles
folder
Products
folder
Movies
folder
Events
folder
Stock Market
folder
Online resources
folder
Places
folder
Companies
folder
Tools
folder
Image Vectorizer
folder
Xlf Editor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New Place
more_vert
Search
Area
Subarea
photo
Search
Temples
Churches
Mosques
Shrines
Show
Map
sort
Sort
天主堂
Places
Attractions
2025-03-31
屏東縣
東港鎮
光復路二段117號
「東港天主堂」是道明會德鐸省會士-林德明神父於1955年創設,原址在今新基中學幼保大樓。1960年遷至中山路,教堂屬於外觀新穎的現代建築,斜頂的建築源自於教友出埃及時長期遷居賴以生存的帳篷,斜邊尖端向天,是帶領大家走向天堂之意。 聖堂的建設經費來源不是來自臺灣,都是來自國外道明會的捐款。天主堂剛開始成立時,由於語言不同,因此神父分別用國語及臺語進行講道,此為較其他處傳教不同之有趣景象。教會還附設新
慈濟靜思精舍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Temples
2025-03-31
花蓮縣
新城鄉
精舍街88巷1號
慈濟靜思精舍建於1969年冬天,初建時,占地四十餘坪,為創辦人證嚴法師俗家母親出資購地,再以分年分期方式建設。當時法師與常住二眾胼手胝足做加工品償付,且挽起衣袖加入營建工作。期間,或因房舍老舊、漏雨,或因會務所需,先後歷經十次擴建,才有今日面貌。靜思精舍為慈濟出家人修行之處,首重安靜清幽,非一般觀光景點,因此不設路標,只在台九線上195k附近見廣安宮,由對向小路進入,前行約300公尺可到停車場;下
知本天主堂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Churches
2025-03-31
台東縣
台東市
知本路3段331巷15號
知本天主堂起源於1954年(民國四十三年),一開始只是先租一間茅草屋作為傳道所,後來買了土地,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興建了知本天主堂,稱為「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後來漸漸加以擴充,並設立幼稚園、天主教青年集會所等。後來教堂整建,當時卑南族的曾建次神父在整修時將卑南族的文化融合且落實在教堂的建築設計之中,教堂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由外而內的裝飾木雕,都是卑南族文化特色的展現。教堂主要空間是用石板堆
楓港紫竹林龍峰寺
Places
Attractions
2025-03-31
屏東縣
獅子鄉
龍山路121號
楓港紫竹林龍峰寺,經菩薩降乩楓港居民董良明,覓示里龍山腰一片荒煙蔓草的現址,經由有志同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憑原始工具不畏荊棘、蛇虫蚊蚋出沒,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劈石整地,始建供奉菩薩屈身之籬茅草屋乙座。後經數十年風雨飄搖的艱辛歲月,於民國55年改建為土牆鐵皮屋,勉為寺廟,又經王壽淋、王光銳、王光盛、王秀清,歷屆主任委員領導管理委員會,和十方善信大德鼎力支持下,再經數十年傳承努力、群策群力、無
金湖萬善爺廟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Shrines
2025-03-31
雲林縣
口湖鄉
民主路5號
漁港祭先人,萬善求平安。金湖萬善爺廟建於民國46年,香火分靈自台子村蚶仔寮開基萬善祠,為追思道光年間的海難,金湖與蚶仔寮兩地的居民均會於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日舉行牽水狀超拔亡魂,祈求地方平安。金湖萬善爺廟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港東村金湖小附近,建於清咸豐年間,為悼念1845年金湖區大海嘯的四千水難亡靈,此地居民特別封了一塊萬善同歸的石埤,也建了祠堂供後人祭拜,至今己有一百五十年多年歷史,但由於每遇大雨,
和南寺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Temples
2025-03-31
花蓮縣
壽豐鄉
191號
和南寺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承襲㆖廣㆘欽上人的法脈,不但是東部著名的佛門道場,更是佛教藝術的殿堂。一九六七年開山住持傳慶老和尚翻山越嶺到此修行所建,佛寺依山傍海,俯瞰太平洋,建築風格樸實無華,寺後蒼翠的山巒上聳立一尊鵝黃色的造福觀音塑像,是傳慶大禪師與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楊英風教授合力完成,可說是國寶級的藝術鉅作,其雍容莊嚴的法相,早已成為和南寺的精神象徵。 和南寺以「佛教藝術多媒體」宏揚佛法,融
清海宮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Shrines
2025-03-31
苗栗縣
後龍鎮
14鄰114-1號
離海百呎的後龍清海宮,依山傍海,媽祖神像為全台灣最高,高達32.2公尺,碧海藍天加上綠色山景,偶有海線火車擦身而過,彷彿護國護民的媽祖搭乘火車出巡,趣味橫生卻又饒富平安之意! 清海宮已有45年歷史,面向臺灣海峽,附近人煙稀少,供奉天上聖母為主神,相傳為神像在海上漂流登陸而來,因神靈顯赫,香火鼎盛。
慈雲宮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Temples
2025-03-31
苗栗縣
後龍鎮
三民路120號
建廟已有二百二十餘年歷史的後龍「慈雲宮」,是苗栗縣境內唯一保有歷史文獻最完整的一座道教廟宇,若以全台經政府登記的天上聖母媽祖廟,是歷史最悠久,組織最完整道廟之一。 建廟迄今200多年的慈雲是後龍歷史最悠久的寺廟,廟內現存古物之多亦為後龍地區眾多寺廟中首屈一指,像是乾隆時期的古桌及清光緒皇帝宮印「與天同功」的匾額。慈雲宮座北朝南,分為正殿及左右兩廂房,正殿中央奉媽祖神,左右配祀土地公及註生娘娘,香火鼎盛。
馬山厝永安宮二太子廟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Shrines
2025-03-31
雲林縣
東勢鄉
永安路32之1號
馬山厝傳奇永安宮位於東勢鄉四美村,主祀太子元帥與保生大帝,原先以博爐主的方式輪四於聚落各家,民國68始動工興建廟宇。馬山厝地名的由來為本地北側有一座沙丘,其狀如馬形,佔地約3公頃。攝影:薛穎琦 (授權照片請勿轉載)馬山厝傳奇永安宮位於東勢鄉四美村,主祀太子元帥與保生大帝,原先以博爐主的方式輪四於聚落各家,民國68始動工興建廟宇。馬山厝地名的由來為本地北側有一座沙丘,其狀如馬形,佔地約3公頃。
二結王公廟
Places
Attractions
Cultural Attractions
Religious Landmarks
Shrines
2025-03-31
宜蘭縣
五結鄉
舊街一路80號
二結王公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原名為鎮安廟,曾有舉辦千人移廟級具歷史性的事蹟,來表示在地居民對王公廟的重視。如今新廟建於舊廟旁,舊廟成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內有陳設祭典用的古物、精緻雕工的梁柱、廟史等,是宜蘭當地很重要的文化資產。 二結王公廟主要供奉的神祉為古公三王,是當年南宋抵抗蒙古入侵的三位義軍首領,在清朝時期隨著人民渡海來到台灣,供奉在現今宜蘭縣二結庄內,並在每年農曆11月15日舉辦隆重的王公壽誕祭典。
1 – 10 of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