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火燒窩生態公園的周邊環境並不喧鬧,只有一池靜水與四周靜候的竹林,彷彿守護著一段古老的記憶。這片約0.7公頃的湖畔生態空間,原是石門農田水利會開放垂釣的池塘,自2008年起轉型為融合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生態公園,並於2010年獲得桃園市政府第四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火燒窩」之名,是語言與地景共生的見證。「火燒窩」為客家語,意指鍋底,因塘形似大鍋而得名。這個名稱如同連結在地語言與地貌的紐帶,留下獨特的鄉土記憶。從名稱來看,公園不僅是綠地,更是承載人文的載體。園內的紅磚、陶磚與卵石牆勾勒出質樸的客家建築風格,彷彿在現代空間尋見客家文化的蹤跡。四季光影中,沿著湖畔步道漫步,梧桐與木棉的落葉悄悄隨季節變色,讓人想多停留片刻。這裡不僅有自然氣息,更有細膩設計——高低起伏的地形創造了10米高的溜滑梯、多功能攀爬設施與純白沙坑,成為孩子自由嬉戲的天地,使遊戲與環境相融。滑梯上方的步道可連接石門水圳步道,沿途綠意盎然,讓悠閒步伐得以延續。除自然與休閒空間外,公園亦與水利會合作設立管理中心,推動生態教育與推廣活動,引領訪客深入觀察獨角仙與東方蜂鷹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