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樓建於1925年,是淡水高中精神上的堡壘,代表麥克凱時代的建築風格。該建築原名「信、望、愛樓」,由數學老師兼傳教士K. Doawie先生設計,他參考了英美的著名學校。該樓不僅融合了東西方風格,還結合了當地台灣建築元素。佈局遵循傳統的三合院設計。60英尺的主樓兩側是兩層樓的建築,兩側的教室高度逐漸遞減。前端的教室上蓋有翼樓,前方設有陽臺,兩翼設有廊道。三座樓圍繞著一個鬱鬱蔥蔥的前院,中央通道貫穿椰林,通往主入口。主入口設有雕刻花崗岩門楣,配有一對石鼓和燈籠,展示了中式美學。在主入口上方,吳廷芳用篆書和隸書題寫了學校的校訓「信、望、愛」。原招牌用隸書寫著「淡水中學校」。日治期間,學校名稱更改為「私立淡水高等學校」,並在入口路兩旁種植了兩排亞歷山大椰子樹。東翼增建了二樓。1956年男女生學校合併後,西翼也增建了二樓,形成了現在的樣貌。 這座迷人的建築不僅在淡水高中營造了精緻的學術氛圍,提供了培養人文素質的啟發環境,還成為了電影、電視劇、廣告的熱門浪漫取景地。